通常為別人打工叫工作,為自己做事叫事業。這指的不是被雇傭和自己開公司的區別,而是從事一份工作時的心態和態度差異。 下面這10張圖告訴你二者的真正區別。
01
短期VS長期
打工:短期心態,重視眼前利益;
事業:長期心態,思考全局。
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:你的員工是短期心態還是長期心態?
如果你的員工是帶著短期心態去工作,抱著這里干不好就去別處干的想法,他就很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。他很可能不會有什么改變大局的好策略,因為他整個心態就不對,他的心態并沒有把這個工作當做一份自己的事情來做。
而事業心態的人,一定會努力做好手頭的事情,all in,且會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。
02
緩慢成長VS專業成長
打工:容易進入瓶頸期,緩慢成長;
事業:快速的專業成長。
一旦員工在工作中達到階段性的頂點或者進入發展瓶頸期,他們通常會開始變得沒有方向,開始變得閑散和失去動力。
如果員工在一家喜歡的機構工作,他的付出會得到公司的幫助,公司會幫助他一點點越過瓶頸。有事業心的人,會努力提升專業水平,希望為公司改善能力,獲得成長,并以此為目標。
但只是應付一份工作的人,遇到瓶頸,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職場跳蚤一般,遇到瓶頸就跳槽。一般也不會太介意想要取得多大的突破。工作能力的改善始終沒有被提上議程,他很難在專業上有長足的進步。因為他只是把它當作一份工作,你也沒有足夠動力去突破瓶頸。
03
獲取金錢VS獲取經驗
打工:關注金錢;
事業:關注經驗。
如果員工只是在做一份工作,就不會以獲得經驗為首要目標,他很可能覺得周圍的同事沒有一個人值得學習,領導也都是傻逼,他只是把這份工作視為生活的所需。
如果員工把現在做的事當成事業,更關心的不是下個月的薪水,而是做好事情的同時提升自己,和一同共事的關鍵導師保持長期關系,積累職場做事做人的經驗。金錢反倒成了其次。
04
及格就好VS追求卓越
打工:差不多就好;
事業:全身心投入,追求卓越。
當員工在做著一份并不太在意的工作時,他對自己的要求就差不多就行了。但如果是一份事業,他們就會不斷要求自己超越平均水平,追求卓越。
當員工真正投入的時候,他們其實并不在意和計較多干點活,事實上,他們可能壓根都察覺不到。他們做這些事很快樂,因為他們希望這個公司能成功,如果公司成功了,他們會覺得自己也就成功了。